股票基础之国内流动性溢价理论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研究领域,并且取得了丰富的实证研究结果。其中最早对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关系实行研究的是王春峰、韩冬和蒋祥林(2002)。他们使用Amihud(2002)的非流动性指标ILLIQ分别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上检验上海股市流动性与收益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横截面上,当排除政策影响后,ILLIQ与股票收益显著正相关,否则两者没有任何显著关系,在时间序列上也是类似的结果。他们得出如下结论: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与股票收益的负相关关系受政策影响较大,即非预期非流动性对股票超额收益的影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吴文锋、芮萌和陈工孟(2003)使用非流动性指标ILLIQ,检验了中国股市的“危机补偿”和“非流动性补偿”假设。横截面回归结果显示,我国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危机与危机值、总危机收益率标准差之间都不呈现相关关系,而与非流动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危机对收益率的解释作用不明显,而表现出更显著的“非流动性补偿”,说明投入者更注重资产的流动性。根据时间序列结果表明,市场非流动性发生的未预期到的变化对股价收益率的影响是负面的。而且,区别流动性的股票对市场非流动性变化的反应是区别的。相对于大盘股,小盘股具备收益率相对高一些的“小企业效应”。
李一红、吴世农(2003)采用换手率和非流动性ILLIQ两个指标,对上海股市的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的关系实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个股数据,换手率对预期收益具备负向作用,非流动性对预期收益具备正向作用,支持流动性溢价理论;在区别市场态势、有无政策或重大事件和基于组合数据解析的状况下,换手率与预期收益之间仍然保持显著负向关系,而ILLIQ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不稳定或呈现相反结果。由此可见,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的关系受流动性度量、市场态势、政策或重大事件和估计的数据构造的影响。
苏冬蔚、麦元勋(2004)从换手率的角度衡量流动性,通过检验交易频率零假设和交易成本备择假设,解析了我国股市流动性与资产定价的理论与经验关系,发现我国股市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溢价,流动性溢价的成因是交易成本而不是换手率所代表的交易频率。
单树峰(2004)采用ILLIQ作为流动性指标,结果表明流动性成本与股票定价(股票预期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流动性成本是投入者实行股票定价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