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存款品种陆续消失,未来钱要去哪?
把钱存在银行是大多居民的选择,存款利率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近几年,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以四大行挂牌利率为例:
2022.09.15-2023.06.07:
1、活期利率:0.25%。
2、定期存款
①整存整取:三个月1.25%,半年1.45%,一年1.65%,二年2.15%,三年2.6%,五年2.65%。
②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1.25%,三年1.45%,五年1.45%。
2023.06.08-2023.08.31:
1、活期利率:0.2%。
2、定期存款
①整存整取:三个月1.25%,半年1.45%,一年1.65%,二年2.05%,三年2.45%,五年2.5%。
②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1.25%,三年1.45%,五年1.45%。
2023.09.01-2023.12.21:
1、活期利率:0.20%。
2、定期存款
①整存整取:三个月1.25%,半年1.45%,一年1.55%,二年1.85%,三年2.20%,五年2.25%。
②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1.25%,三年1.45%,五年1.45%。
2023.12.22-2024.05.11:
1、活期利率:0.20%。
2、定期存款
①整存整取:三个月1.15%,半年1.35%,一年1.45%,二年1.65%,三年1.95%,五年2.0%。
②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1.15%,三年1.35%,五年1.35%。
大家可以很明显看出,银行存款利率呈下调趋势。五年期存款利率与三年期存款利率相差不大,意味着银行吸纳长期储蓄的意愿减少,银行不愿意为长期存款支付更高的成本。
此外,长期存款品种也不断减少,不少银行停发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多数大额存单的存款期限集中在2年之内。例如2024年四大行发售的大额存单产品,只有工商银行有发行五年期的。中国银行只发行了二年期及以下的产品。2024年4月,招商银行宣布停发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主要向客户提供了3年期以下的大额存单产品等。
以上总总,大家可以看到的高息存款正逐渐消失。
为什么存款利息持续下降?
主要在于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银行业的息差压力重重。
根据A股上市银行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42家上市银行中,仅青岛银行一家实现净息差增量,增幅只有0.07个百分点。
而相较于增量,多家银行息差下降幅度惊人:瑞丰银行以0.48个百分点的降幅领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的降幅也在0.3个百分点以上,过半数的银行净息差下跌幅度超出0.2个百分点。交通银行和厦门银行净息差并列最低,仅有1.28%。
这一收窄的趋势在2024年一季度仍在延续,在披露了一季度净息差(年化)数值的25家银行中,23家的净息差继续收窄。 在银行净息差持续下行的情况下,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有助于缓解负债端压力。
存款利率继续调整的驱动因素包括:
1、在金融支持实体的背景下,贷款利率显著下行,然而银行的负债成本保持相对刚性,息差持续压缩,加大了经营压力。考虑到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会进一步压低银行利润空间,目前存款利率的调整力度难以完全抵消贷款利率调整的冲击。
2、存款定期化趋势愈加明显,且长期限存款和部分特殊存款产品定价偏高。
3、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管理能力增强,市场化进程下预计存款利率也将随着金融债、同业存单等产品利率下行的趋势,一并进行调整。
那么,大家未来的钱要去哪?
1、短期内居民意愿还是以存款为主
尽管近年来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存款收益大幅减少,但因其存款的安全性、保本保息,仍是大多投资者的选择。大多客户投资风险偏好降低,存款仍是避险的主要产品,现阶段下调存款利率对银行存款稳定性的冲击预计较小。
根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人民币存款总量向300万亿元大关迈进,不过增长步伐正在放缓。新增人民币存款11.2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4.1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分别同比少增约1.3万亿元和近3万亿元。
2、国债
国债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可以称为无风险利率的产品,一直是居民投资的热门产品,尤其是储蓄国债,每期发行额度有限,一直需要抢购。
从利息来看,国债的利息比大额存单、定期存款要高一点。
例如2024年5月10日发行储蓄国债利率,三年期利率2.38%,五年期利率2.5%。
四大行定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三年利率1.95%,五年利率2.00%。升级版利率,三年利率2.35%,五年利率2.40%。
工行大额存单利率:20万起存,三年期2.35%,五年期2.40%。
此外,从资金灵活性来看,国债的灵活性也更高。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计息,现在活期利率在0.2%左右,损失的利息非常多。而储蓄国债会根据持有时间分段计息,提前支取损失的利息相对来说更少。记账式国债可以随时买卖变现,资金流动性更高。
不过,近年来国债利率也是呈下调趋势,所以并不会让大家都放弃存款抢购国债,加上国债限额发行,对存款市场的冲击有限。
3、偿还贷款
在利率下行背景下,被人们讨论最多的,当属提前还贷,包括房贷、车贷等。与其将存款放在银行吃低息,还不如主动偿还高息的贷款。
4、银行理财产品、公募基金
降息后,也会有不少追求一定收益的投资者将银行存款转向更高收益的地方,但总体还是以稳健投资为主,主要转向银行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产品。
以上就是关于“高息存款品种陆续消失,未来钱要去哪?”的知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