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西方跨国企业研究者为了建立跨国企业理论时提出和形成的理论观点,是当前解释对外直接投入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
自1970年代中期,以英国里丁大学学者巴克莱(Peter.J.Buckley)、卡森(Mark Casson)与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为紧要代表人物的西方学者,以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不含日本)为研究对象,沿用了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的新厂商理论和市场不完全的基本假定,于1976年在《跨国企业的未来(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一书中提出的,建立了跨国企业的一般理论——内部化理论。
紧要回答了为什么和在怎样的状况下,到国外投入是一种比出口产品和转让许可证更为有利的经营方式。后来,经济学家罗格曼、吉狄、杨等进一步丰富和进展了该理论。
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该优势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当作企业对外直接投入的真正动因。在市场不完全的状况下,企业为了谋求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倾向于将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在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代替外部市场。
内部化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
1、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上从事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当出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的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就有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统一经营管理经营行为。
3、内部化超越国界时就产生了多国企业。
市场内部化的历程取决于四个因素:
1、产业特定因素,这与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的结构和规模经济有关。
2、区位特定因素,如区位地理上的距离、文化差异和社会特点等。
3、国家特定因素,如有关国家的政治和财政制度。
4、企业特定因素,如区别企业组织内部市场的经营管理能力。
在这几个因素中,产业特定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如果某一产业的出产行为存在着多阶段出产的特点,那么就必然存在中间产品,若中间产品的供需在外部市场实行,则供需双方无论如何协调,也难以排除外部市场供需间的剧烈变动,于是为了克服中间产品的市场不完全性,就可能出现市场内部化。市场内部化会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收益。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