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法一览 国民生产总值(GNP)有什么特点?
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法一览
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总值。
从理论上说,上述3种方式最后统计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国际上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通行方法为FPA,并将它得出的数据作为标准。
计算公式:Q1·P1+Q2·P2+……+Qn·Pn = 国民生产总值
Q代表各种劳务与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即不包括生产各环节中重复计算的部分。
P代表劳务与最终产品的价格。
国民生产总值(GNP)有什么特点?
GNP比GDP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真实的经济状况,因为GDP是国土原则,GDP包含了外国公司在本国创造的收入,而这些收入最终要流入外国。
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有所区别,一是核算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国民生产总值对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都进行计算。二是价值构成不同,社会总产值计算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现将二者的异同点作以详细说明:
一、GDP与GNP的异同
(一)GDP与GNP的相同点
1、GDP与GNP作用相同。两者均用以反映一国或地区当期创造的国民财富的价值总量,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规模的最重要总量指标。通过计算GDP增长率或GNP增长率,可以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通过计算人均GDP或人均GNP,可以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或反映国民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的高低。
2、GDP与GNP价值构成相同。两者在价值构成上均表现为“增加值”。
(二)GDP与GNP的不同点
1、GDP与GNP计算口径不同。GDP计算采用的是“国土原则”,即只要是在本国或该地区范围内生产或创造的价值,无论是外国人或是本国人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该地区的GDP。而GNP计算采用的是“国民原则”,即只要是本国或该地区居民,无论你在本国或该地区内,还是在外国或外地区所生产或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该地区的GNP。
2、GDP与GNP侧重点不同。GDP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是“生产”的概念。GNP则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
相对来讲,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一国财富总量的统计,GDP越来越优于GNP。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主要侧重采用GNP和人均GNP。但进入90年代后,96%的国家纷纷放弃GNP和人均GNP,而开始重点采用GDP和人均GDP来衡量经济增长快慢以及经济实力的强,一般将国民总收入GNI(GrossNationalIncome,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看做是GNP,各国(包括中国)也仅对外公布GDP与GNI数据,GNP数据已基本不再统计和发布。
从国际组织看,由于职能的不同,IMF仅关注GDP,以分析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而世界银行则既关注GDP也关注GNI(GNP),一定程度上讲更为关注GNI(GNP),以分析世界各国的贫富差异。
二、GDP与GNP(GNI)引致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他将GDP比做描述天气的卫星云图,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能够帮助领导者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之中。如果没有像GDP这样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然而,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的呼声也引发了经济政策是追求GDP还是GNP的争论。主流观点认为,在经济政策上更为追求GDP或GNP,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内源性经济增长模式或输入性经济增长模式。
(一)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策上更为关注GDP,那就会更注重本国产业的成熟和发展,而不在乎支撑这些产业发展的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当然,随着GDP的增长,政府也会有相应的税收。如果在经济政策上更关注GNP,则不仅本国产业要发展,而且应当是本国企业支撑了本国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增加税收,而且要有实实在在的盈利。于是,前者会更倾心于招商引资,会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后者则会重视本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以GDP或者GNP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追求目标,在一定的GDP水平下,会导致本国人民的富裕程度不同。这一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新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2004年,随着苏州经济一路高歌,GDP总量首超深圳,新苏南模式达到了中国经济发展样板的制高点。但这些掩盖不了新苏南模式的缺陷,被喻为“只长骨头不长肉”,GDP上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上去了,老百姓的口袋仍是鼓不起来,利润的大头被外企拿走,本地人拿的只是一点打工钱。2004年苏州的GDP是温州的两倍,但苏州老百姓的人均收入是温州的一半。
(三)推崇GNP蕴涵的是一种内生的增长模式,内生的增长模式的动力源(4.58,-0.02,-0.43%)泉来自于民间发展经济的冲动。而推崇GDP实际上是一种输入性的增长模式,其动力源泉来自于政府,是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也包括政绩考核的驱使之下,以优惠的条件大举招商引资。内源性经济增长模式相对扎实,输入型增长模式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如果有更好的投资区域,资本就会流走。
关于“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法一览 国民生产总值(GNP)有什么特点?”的内容介绍完毕,感谢阅读。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