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值回归,逆风前行!基金赚钱前都要经历什么?

“买怎样的基金”这个主题,或许从来没有停止过讨论。越接触基金投资,也就越能发现,固化地使用以往经验来套用变化着的新市场,会给投资带来较大的局限。但若没有在一次次的经历与磨练中总结,建立长期固定有效的挑选考核标准,形成独到的选基持基方法论,那也始终只是“走一步看一步”,无法有质的改变。

在冬天里“死去”,在春天里“发芽”,最后成长为“参天大树”,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许多基金身上的故事。

一、大寒之后便是立春

早在2021年年初,就有不少基金经理提到了“降低收益预期”这件事,也有人打趣说道,现阶段持有基金的,需要对过“苦日子”有所准备。

回顾历史,不少基金都有经历过“苦日子”。

以中欧价值发现基金为例,2016年1月至2022年2月,投资者买入后最大回撤为25.65%,持有期间出现账户最长亏损10个月,也就是说会出现投了一年左右时间不赚钱的情况。同样,如果在2016年1月1日买入交银优势行业基金,截至2017年7月21日一年多时间里,这只基金仅赚了6.35%,同期沪深300收益率为7.48%,可见没有跑赢市场。但如果投资者拿住了基金,持有至今,又将是不同的体验。拉长时间来看,两只公募基金都取得了两位数的年化收益率,同时也相对做到了回撤控制。

均值回归,逆风前行!基金赚钱前都要经历什么? (https://www.cnq.net/) 基金基础教程 第1张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区间:2016.1.1-2022.2.9

由此可见,净值曲线在某些时段的“坑”,可能只是其长期业绩中的一个小波折。基金投资并非一帆风顺,不论是经济承压的大环境下整体业绩表现的波动,还是由于持仓风格不同而导致的基金间明显的业绩差异。

一种风格不可能一直处于强势之中。中欧瑞博将市场比喻为“春夏秋冬”。四季轮替,周而复始,均值回归则是市场长期最强的力量。市场共识从形成与瓦解,短期内的风格切换迅速且极端,在这过程中的“急跌”想必不少基金都逃不开。如果你总去追逐热门风格,在涨势最好的时候买入,在交投冷清的时候离去,那结果可想而知,长期回报可能落后于任何风格。

大寒之后便是立春。也正如趣时所写到的,常识背后蕴含着阴阳转换,否极泰来的朴素智慧。这些经历过长周期,经历过磨人的市场,相当于“死过几次”的基金,自然有了应对困难的经验,也有咬牙挺过的耐力。放现在,很多生来就一帆风顺的基金则未必能扛得住。

二、在高光时谨慎,在低谷时相拥

放眼国内,高点下跌甚至腰斩的基金也不在少数。对于投资者而言,买入的时间点,持有的时间区间,基金规模的扩张都可能是影响实际收益的重要因素。追寻最热的基金的人,通常也最容易被埋葬在最高点。

回顾过去以来有着极强赚钱效应的公募基金Y。分别统计在2014年以来的三个阶段性高点买入后的持有收益情况,可以看到,当基金净值阶段性新高时,是基金最赚钱的时候,而分别看买入半年、买入一年以及买入三年客户的真实盈利,高点后的半年到一年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15年6月后的半年亏损达29.77%,而2021年高点买入后在满一年时也亏损27.77%。

均值回归,逆风前行!基金赚钱前都要经历什么? (https://www.cnq.net/) 基金基础教程 第2张

而即使在高点前就已布局,也不一定能避开损失的局面。为了更好理解,不妨再看个例子。

投资者小A第一年买入100万元某基金,持有1年之后上涨30%,小A觉得基金表现不错因此追加了100万元,然而第2年收益并不理想,反而跌了15%。最终两年到期小A选择全部赎回卖出。

这时候不妨可以计算下小A的“基金之旅”实际收益是多少。

第一年:本金100万*(1+30%),合计130万元

第二年:账户(130万+100万)*(1-15%),账户余额为195.5万元

总成本:200万元

两年下来小A基金实际收益为负,投资亏损45000元,这还不包括基金申购费及管理费。而反观该基金的表现,两年下来基金净值上涨10.5%,有着两位数的正收益。这也就是投资者常常遇到的——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的情况。

这两个例子,都并非想评判基金优秀与否,而是想展现,在市场的不同阶段,基金并非能确保获取绝对收益。查理·芒格也曾说过:“如果把我们最成功的10笔投资去掉,那我们就是一个笑话。”不少处于“高光时刻”的基金,在配置上比较极端,行业主题上极致暴露,那么也就意味着它的市场容错性会比较低,一旦市场风格生变,就容易“前军做后军”。

三、均值回归,逆风前行

总结以上内容,实质主要是在讨论两个问题。

基金为何在冬天“死去”?

在过去的2020年,与各种“茅”相关的大盘成长股表现亮眼;2021年,与“专精特新”相关的小盘股表现突出。无论在A股还是海外市场,大盘与小盘,价值与成长风格周期都存在明显的轮动切换现象。在这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前几年表现不错的基金,近一年多来表现不佳,甚至在冬天里“死了几次”。

踩对市场风格时,确实对基金收益有大的帮助,但事实上,在风格周期的变化之下,不论是主观个股精选,中观轮动,价值成长或量化,业绩越长的基金,也越是不可能年年红,策略也无法做到年年与市场行情相匹配。同时,越是经历了长周期,经历过市场大风大浪的基金经理,越不会去轻易判断市场风格,投身于市场的短期博弈。

基金又何以在春天“发芽”?

2022年至今,风格似乎轮动到了一直被市场冷落的大盘价值股。许多强调安全边际和估值性价比的价值风格基金经理业绩持续走强,经历了长时间的逆风环境,又得以“重启”。短期的风格切换,长期的均值回归,也就是那些“死了几次”的基金,重新焕发生机的主要原因。

看过“峰与谷”,比过“老与新”,越发能体会到权益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

投资者选择基金,是认可那些长期风格稳定,业绩表现不错的基金经理,经历过净值的低谷,也遇过市场的寒冬,在所有的“苦日子”之后,依旧能够笑看过往,砥砺向前;投资者持有基金,需要有无视基金短期波动的坚定,期待“好日子”,也需要短暂经历“苦日子”,因为这也是最后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必经之路。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