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基础之我们私募基金的发展前程
1.我国金融市场迅速进展,私募基金的投入空间广阔。
我国金融市场不断进展,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值不断增加,流动性不断提高,同时金融衍生品市场即将推出。截至2006 年6 月末,我国境内上市企业(A、B 股)达1375 家,总市值已超过4 万亿,流通市值大约1 万7 千亿,债券市场规模已近9 万亿。2006 年上半年,深沪两市股票成交金额近3.8 万亿,债券现货交易金额近5 万亿,债券回购交易金额超过11 万亿。
随着证券市场的进展,交易制度不断创新,进展衍生品市场是历史必然。从全球共同基金的进展看,各国对共同基金使用杠杆工具和投入衍生品市场都有严格的限制,共同基金很少参与衍生品交易。目前,我国对证券投入基金投入权证市场有严格的限制,估计未来对共同基金实行融资融券业务、参与卖空交易和投入衍生品都将有更为严格的规范。
目前,我国现货市场已经推出权证产品,融资融券制度刚刚开始实施,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已经筹备,预计2006 年内将推出第一个股指期货产品。融券卖空以及投入衍出产品,显然不适合散户操作,紧要由各种专业和机构投入者组成。其中,共同基金作为机构投入者的主力不可能成为衍生品市场的紧要投入者,私募基金将成为我国未来杠杆工具和金融衍出产品的紧要投入者之一。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进展,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新产品不断出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流动性不断增强,可供私募基金的投入空间日益扩展。私募基金在市场中的重要性将不断提高。
2.我国私募基金投入人队伍不断壮大,私募基金需求旺盛。
海外私募基金的投入者紧要包含以下几类: 个人投入者、捐赠基金(endowments)、基金会(foundations)、养老基金和企业投入者。下表 给出了美国各类投入者将资产投入于私募基金的比例和规模。其中2000 年数据为历史数据,2005年数据则是有自由人企业(Freeman and Company)估计的。
从表可以看出,个人投入者是私募基金的紧要投入群体,私募基金超过80%的资产来自个人投入者。据自由人企业估计,2000 年美国个人投入者拥有的可投入资产大约有12.5 万亿美元,是其他类型投入者可投入资产总和的4 倍多。个人投入者投入于私募基金的比例不高,大约占他们拥有的可投入资产的2.5%,相比之下,捐赠基金和基金会可投入资产数量较小,大约分别为2670 亿和2590 亿美元。目前,大约60%的捐赠基金和基金会和20%的养老基金将资产投入于私募基金,投入于私募基金的资产大约占捐赠基金和基金会资产的5%,养老基金只将其
5 万亿美元资产中大约1%投入于私募基金。
目前,我国私募基金的潜在投入人群体在迅速成长,其资产规模也在迅速增长。截至2006 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5.5 万亿元。其中大约80%的资产掌握在20%的人手中。根据我国某经济发达地区某国有银行的调查,在该行存款超过5 万元的居民,其存款占该行所有居民存款的80%,存款超过100万元的居民,其存款占该行所有居民存款的11%。如果按照这一比例,考虑到我国地区间经济进展的不平衡因素,以及我国家庭通常以区别家庭成员的名义,在多家银行开立银行帐户等因素,全国存款规模超过100 万元的家庭,其储蓄存款总额将超过1 万亿元。
富有个人占有规模如此庞大的现金类资产,其投入需求将成为我国私募基金进展提给充足的资金供给。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展,富有个人资产规模将进一步迅速扩大,私募基金的进展潜力巨大。另外,我国企业经营中的闲置资金数量庞大,也是私募基金的有效资金供给源。
3.我国有大量的私募基金经理人才储备。
美国私募基金经理紧要出自华尔街出色的交易员和基金经理。华尔街被称作年轻人的世界,经纪商通常采用水平型的组织体系,很少有资深交易员可以晋升到总经理层。有些合伙制企业甚至希望他们的合伙人50~55 岁就退休,为有潜力的年轻人创造机会。因此,一些非常成功的基金经理很年轻就退休。
那些经验丰富并且有较好历史表现的基金经理发现,利用私募基金可以增加他们的个人收益。私募基金经营管理企业收取类似于薪酬的经营管理费,以此来代替薪酬。同时,私募基金收取激励费用,以此取代奖金。私募基金经理可以为投入者提给更具备吸引力的回报,同时获得与基金经理一样多,甚至更多的报酬。私募基金为基金经理提给了一个新的舞台,使他们可以利用一种完全区别的商业模式来施展才华。例如,曾经在共同基金中创造了无数奇迹,全球最大共同基金——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退休后也从事了私募基金行业。私募基金不鼓励经理人提早退休,基金经理的投入经验会增加基金对潜在投入者的吸引力。
中国股市进展至今已走过 16 个年头,十多年来股市起起落落。股市中的投入者除最初的个人投入者外,券商自营和资产经营管理业务,以及共同基金的进展已培养出一大批投入人才,为私募基金的进展做好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