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运行原理是什么?主要要素包括有哪些?

心理账户是偏好收益而厌恶损失的过程,就是人为提高预期收益或降低预期亏损的行为。那么它的运行原理是怎么样的?主要要素包括有哪些?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的运行原理

会计科目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证券投资市场上,证券账户的资产=本金+浮动盈亏,盈亏是浮动的,这与会计定期结算有着巨大的差异,而心理账户的原理就在于巧妙地利用了这个不同,将盈利提前结算计提,再将亏损保留在账外,从而实现资产放大的过程,起到心理舒坦安慰的效果。因此心理账户的资产=本金+浮动最高盈利-实际亏损,它的主要运行原理包括:

时间——最高为准

心理账户最大的特点是将资产最高的那个时间点作为结算点,计提盈亏,将资产定格在高位,从而作为本金,重新计算。

本金——损失厌恶

在计提盈利的同时,又不肯承认亏损,导致在股票操作过程中经常是去盈补亏,因为证券账户统计的浮动盈亏不是真正的盈亏,只有等你卖出之后才是最后的盈亏,那么投资者常常倾向于过早地就将盈利落袋为安,而对于亏损则迟迟不肯下手,没有抛掉的亏损只是浮亏,算不得账的,以此来安慰自己。

至于本金之上的涨跌还说得过去,只要不触碰底线,怎么都可以!一旦跌破成本价,则如坐针毡,十分难受,如果盈亏同样多的钱,亏损所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盈利所带来的快乐。

成本——沉没归总

心理账户它是由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塞勒提出,经典的例子如:你要去看一场演唱会,如果是门票丢了肯定就不会再重新买了,如果是丢了同样多的钱,结果还是会去看完这场再说。

因为在心理账户里面,损失既然发生了,都会归总到沉没成本里面,也就是总的支出,而心理账户的账户非常简单就是收入-支出=所有,只算总账,不管是钱包还是门票丢了,都可以算作新增了一笔支出,是计提了的,而再买门票则是又要多增加一笔支出,账户就会减少,是痛苦的事情,所以是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事实。

同样,人们在消费决策时把过去的投入和现在的付出加在一起作为总成本,来衡量决策的后果。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