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基因不说谎

![宽客网,量化投资,宽客俱乐部](https://v1cdn.cnq.net/file/2010/371lgu3osdzg2k.png" />

点击标题下「大数据文摘」可快捷关注

摘自:华大基因

微信:BGI1999

我们都有说谎的能力,唇齿间的百转千回让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的传递和理解充满了不确定。但我们也有确定的事情,比如,我们怎么来的,从哪儿来,我们长什么样,我们的健康如何。

我们怎么来的,基因知道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现代人类来自于同一个物种是比较合理的解释,简单来说是因为不同物种之间有生殖壁垒。

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支持者认为人类是从黑猩猩进化来的。约800万年前黑猩猩和人类是一家,后来有一个分支发展成了人,另一支是俾格米黑猩猩和黑猩猩,它们至今仍是最接近人类的动物。那么,黑猩猩和人的基因组到底有多近?这也是遗传学家们一直想解开的谜团。2001年人类基因组被成功破译,2005年黑猩猩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科学家们就开始从遗传差异方面对大猩猩展开研究,2012年华大基因和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了黑猩猩X染色体适应性进化研究,发现黑猩猩X染色体上存在大量的适应性变异,这有利于人类与黑猩猩遗传进化方面的研究。

我们从哪儿来,基因也知道

非洲起源说的证据,来自美国科学家对线粒体遗传物质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表明现代人的线粒体都是在大约20万年前,从同一个“夏娃”那里传下来的,科学家还通过Y染色体分析,证明90%的中美洲印第安人和50%的北美洲印第安人来自同一个父亲。并通过研究世界各地的男性Y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追溯古人类的迁移途径,及男性的起源,确定人类分支的起源年代。

目前,这一说法(非洲起源说)是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但对于非洲迁徙是单次迁移或扩散完成的,还是多次扩散完成的,仍有不同理论。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在2011年完成了对澳大利亚土著人基因组的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土著人祖先的东迁要明显早于古欧亚人的迁徙,其遗留种群与后来东迁亚洲人祖先群体发生过基因交流,证明了人类迁徙史上的多次扩散理论。

基因决定我们长什么样

孩子的样貌一般和父母有相似之处,看到孩子就知道父母是谁,看到父母就知道孩子会长什么样(诸多真人秀节目已证明这一点),这就是基因的力量。

宽客网,量化投资,宽客俱乐部

宽客网,量化投资,宽客俱乐部

图片来自网络,仅作内容说明说明之用

孩子的头发颜色,眼睛颜色,鼻梁高低,肤色等特征是由基因决定的。至于基因来源于爸爸还是妈妈,就看谁的基因更“强大”了。

孩子更像谁,主要是由等位基因决定的。等位基因是一对,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这里“强大”的是显性基因,“弱小”的是隐性基因。比如,双眼皮是显性性状,高鼻梁是显性性状,那么一位单眼皮亚裔女性和一位欧洲男性结合,孩子多半是双眼皮高鼻梁。从你和另一半的外貌特征上,可以大致拼凑出你们的孩子长什么样,如同合成照片网站做的那样。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会有孩子谁也不像的事例(确实是亲生的),这是因为一对等位基因间存在互补/抑制等相互作用、多对等位基因决定一个形状、基因突变的因素。

基因一定程度上还决定我们的健康如何

有的疾病是遗传得来的,深藏在我们的基因密码里,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密锡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R.M.尼斯和美国科学院院士G.C.威廉斯所著的《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一书,他从进化论和医学的角度,说明疾病与基因和进化有关,是基因为了被传承而对病菌的妥协的副产品。

在遗传得来的这些病症中,出生缺陷是最令人惋惜的。本应该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完美人生的宝宝,不得不经历更艰难的人生。出生缺陷可由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通常包括先天畸形、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据报道,在各种出生缺陷中,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单基因病发生率为12.3‰,占出生缺陷的22.3%。7000多种单基因病的累计婴儿致死率约为20%。同时,大多数单基因病目前仍缺乏可靠的治疗手段或治疗效果非常有限,但许多遗传病其实是可以在孕前旧检测出来的,比如苯丙酮尿症、镰刀型贫血症、地中海贫血症等,华大基因康孕-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都可以提供检测。

基因不说谎,了解它,是保障健康的第一步。

【医疗大数据栏目介绍】

2015年2月7日“医疗大数据专栏”正式成立。随着基因芯片及DNA测序技术的发展,生物医疗大数据迅猛发展,既是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大数据技术的受益者。大数据文摘2013年7月成立,我们专注数据,每日坚持分享优质内容,从未间断,我们努力为读者和志愿者打造一个分享和交流平台。作为大数据文摘的志愿者群,我们中有不少人从事医疗大数据相关工作,关心医疗大数据的发展,愿意通过这个专栏,和大家一起分享医疗大数据的点点滴滴。

如果您是专业人员,愿意与大家分享,请加入我们,我们把这个平台和专栏做得更好。精准医疗的革命时代到来了,让我们一起关注医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主编介绍】

有意联系译者的朋友,请给“大数据文摘”后台留言,附自我介绍及微信ID,谢谢。

宽客网,量化投资,宽客俱乐部

孙强,资深生物信息专家,现在服务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从事癌症基因组数据库管理工作。热爱大数据,加入大数据文摘志愿者行列一年有余,愿以文会友,广结大数据善缘。旅居美国多年,现在定居于大华府地区。

读过的学校:山东大学,中科院植物所,加大洛杉矶分校( UCLA )

生活过的城市:淄博,济南,北京,洛杉矶,华盛顿

其他爱好:足球,钓鱼,打牌

大数据格言:big data is better data
数据分析, 数据挖掘, 基因, 大数据

原文发布于宽客论坛,点击阅读原文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内容举报】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